
酒精对跑者训练是否有影响?存在于个人差异!
酒里的主要成分是酒精,过度饮酒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,酒精可以麻痹体温调节中枢,使 身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。尤其在冬季跑步前喝酒,开...
酒里的主要成分是酒精,过度饮酒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,酒精可以麻痹体温调节中枢,使 身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。尤其在冬季跑步前喝酒,开始会让身体发热,然后会逐渐变凉。如果此时跑步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体温,容易着凉,感冒甚至是冻伤。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。
当酒精进入到血管后运输到心脏,会使 心脏发生脂肪性改变,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能力,阻碍血液循环。最终导致在跑步中产生供血不足的情况。让你产生心慌,头晕,腹痛等不适症状。
酒精对于血管有硬化作用,也会导致血管弹性降低,阻碍体内的物质交换。使肌肉不能得到成分的营养,导致肌肉收缩受阻,从而影响跑步。
跑步后饮酒的影响
在恢复的过程中,酒精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会增加线粒体内的分解代谢,并通过减少肌肉中的合成代谢信号来减少蛋白质合成。由于对糖原合成有抑制作用,也影响着肌糖原的补充。
但是对喜欢喝酒的耐力运动员来说有一个好消息。蛋白质和酒精的共同摄入会减少线粒体的负面效应。这种情况只发生在蛋白质上,而不是碳水化合物上。酒精和碳水化合物会抑制线粒体的应答,导致细胞损伤。
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一项调查显示,长期有饮酒习惯(适量饮酒)的运动员,肌肉损伤程度要低于不饮酒的运动员。在美国职业体育联赛中,也有专业恢复师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帮助运动员肌肉恢复。在澳大利亚《国际运动与体育科学杂志》上刊登过一篇研究,一位台湾的学者研究发现,在耐力训练和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后,含酒精饮料,特别是啤酒,对缓解肌肉疼痛作用明显。
对于跑者来说,强健的骨骼是必不可少的。硅元素是增加人体骨骼强度的重要元素,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发现,在啤酒中有能被人体吸收的溶原硅酸。英国《自然》杂志刊登过一项研究,这项研究针对1700名女性进行。发现常喝啤酒的女性骨骼会变得强壮。还发现啤酒中含有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的植物雌激素。
另外,啤酒比矿泉水更能促进身体的水合作用。原因是啤酒中含有丰富的钠,可以在运动后更好地留住身体里的水分。
低压力活动有助于提高酒精在你体内的新陈代谢,并减少对适应性的负面影响。运动后恢复应该是你的第一个重点,然后才是喝一两杯啤酒。
在日常生活中,一般认为少量饮酒是每天不超过2标准杯,1标准杯酒精为18毫升。女性每周不超过7杯,男性每周不超过14杯。当你在训练的时候,要意识到你身体里的酒精是如何影响适应的。当比赛的时候,喝庆祝酒之前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。
点个“赞”,再点个“在看”,让更多人看到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