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球迷常见问题 专业解答板块 问答互动社区
首页 >> 球迷常见问题
竞技观察|历练中成长 挫折中前行

竞技观察|历练中成长 挫折中前行

技术官员曲励—— “中国裁判以专业的表现赢得各方信任” 作为本次短道速滑世锦赛的国内技术官员代表,曲励最近格外忙碌。世锦赛上一次...

技术官员曲励——

“中国裁判以专业的表现赢得各方信任”

作为本次短道速滑世锦赛的国内技术官员代表,曲励最近格外忙碌。世锦赛上一次在北京举行时,他担任赛事终点裁判,如今,他已是中国滑冰协会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主任,在本届世锦赛期间负责协调工作。

再临赛事现场,69岁的曲励感触颇多:“运动员新人辈出,老场馆焕新升级,喜欢短道速滑的人越来越多。作为冰雪人,我特别欣慰。”

本届世锦赛,很多环节都融入了舞美灯光的特别设计。多元音乐、多彩视频、多维互动,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酷炫的视听盛宴。场馆的改造,让曲励尤为感慨:“上一次世锦赛,首都体育馆还没有这么时尚,北京冬奥会周期的改造让这座老场馆迈上了新台阶。”

有着50多年历史的首都体育馆承载着新中国体育的诸多记忆,也是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“大本营”。北京冬奥会后,首都体育馆又陆续承办多项重要的冰上国际赛事。“单是制冰车,这些年就经历了从柴油机、汽油机、液化气到纯电动的变化。制冰设备越来越先进,场地也越来越环保。”曲励介绍,“无论是整体设备还是附属设施,首都体育馆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。”

200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,曲励是为数不多的中国裁判之一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中国裁判涌现,他们积极参与国际赛事的执裁工作。“裁判的后备力量更强大了,梯队建设也更完善。”曲励说,目前,国际滑联已经有3名裁判长级别的中国裁判,“在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中,中国裁判以专业的表现赢得各方信任。”

向前看,曲励充满希望,“我们是跟着项目一起成长起来的,现在冰雪运动发展愈发火热,未来值得期待。”

中国队康复师王宪瑞——

“他们奋力拼搏,我们也要全力以赴”

短道速滑世锦赛期间,中国队康复师王宪瑞每天忙得连轴转。据他介绍,由于赛程密集,队员们在结束一场比赛后,要及时进行肌肉放松,为下一场比赛做好准备,“运动员的参赛强度很大,我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恢复身体状态,让他们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。”

自2021年4月进队以来,王宪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队员们训练后的康复治疗要缓慢施力、逐渐加力,不然肌肉会紧张。每个队员情况不同,他记得住每个人的康复“处方”,在他们训练结束前就准备好仪器和设备。“我们为每名队员都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,他们奋力拼搏,我们也要全力以赴。”王宪瑞说。

“赛时最忙,要全天候做好保障,平时也经常忙到深夜。”王宪瑞说,“但只要能帮助队员们精神饱满地去比赛,一切都值得。”

跟随队伍竞逐国际赛场近4年,他时常被队员们的拼搏精神打动。北京冬奥会上,中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,他在现场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。“很多队员都流下了眼泪,我也十分激动。”王宪瑞回忆。所有人共同努力,才能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。“作为保障团队的一员,我看到了胜利的来之不易,也更明白了拼搏的意义。”王宪瑞说。

如今,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脚步渐近,队伍的训练节奏更快、强度更大,这也对保障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我非常荣幸能和队员们共同奋斗,每个人都做好分内事,才能离梦想更近一步。”王宪瑞说。

来源:人民日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