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追忆上海足坛传奇王后军:从绿茵名将到青训教父的足球人生
上海滩的足球记忆 在黄浦江畔的足球史上,王后军这个名字始终闪烁着独特的光芒。这位上世纪60-70年代上海足球队的核心前锋,用他标志...
在黄浦江畔的足球史上,王后军这个名字始终闪烁着独特的光芒。这位上世纪60-70年代上海足球队的核心前锋,用他标志性的"小快灵"风格,在绿茵场上书写了一段属于海派足球的传奇。 1965年全运会上,23岁的王后军用一记精彩的凌空抽射帮助上海队夺冠,这个镜头至今仍是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经典回放素材。作为当时罕见的"大学生球员",他在场上展现出的战术意识和细腻技术,打破了人们对运动员"四肢发达"的刻板印象。 1980年代挂靴后,王后军拒绝多家职业俱乐部高薪邀请,选择扎根上海青训。在徐汇区少体校的简陋场地上,他培养出范志毅、申思等后来叱咤甲A的球星。"王指导训练时总带着笔记本,记录每个孩子的技术特点,"现上海足协青训总监李伟回忆说,"他坚信上海足球要有自己的技术流派。" 2010年王后军因病离世时,上海虹口足球场外自发聚集了上千名球迷。如今在康平路的老式里弄里,仍能听见爷叔们用沪语争论:"现在这些小囡踢球,哪有当年王后军的灵气!"而由他弟子们创办的"后军杯"青少年足球赛,正延续着这位上海足球先生未竟的梦想。 ——本文资料参考《上海足球志》《新民晚报》体育版档案上海滩的足球记忆
"看王后军踢球就像欣赏水墨画,看似轻描淡写,实则力透纸背。"——老球迷张建国回忆道
球员时代的辉煌
转型教练的坚守
时期 贡献 1992-1996 主持编写《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大纲》 1998 创立上海首个少儿足球夏令营 海派足球的传承